环保局三楼的会议室里,郑副局长正在领学上级文件。他清了清嗓子,用他那标志性的、带着浓重方言味道的普通话念道:"我们要发扬'徒木立信'的精神,切实转变工作作风..."
坐在会议室倒数第二排的小杨微微皱了皱眉。作为新考进来的研究生,他对这个成语再熟悉不过了——"徙木立信",商鞅变法时通过让人搬动木头来建立信用的典故。郑副局长把"徙"读成了"徒",这明显是个错误。
小杨下意识地抬头环顾四周,想看看其他人的反应。然而会议室里的三十多名干部,有的低头记笔记,有的盯着文件,表情纹丝不动,仿佛刚才听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读音。
"难道是我记错了?"小杨心里犯嘀咕,悄悄掏出手机,在桌子底下查了一下。百度百科上清清楚楚写着:"徙木立信,拼音xǐ mù lì xìn..."
会议结束后,小杨忍不住问坐在旁边的老张:"张科长,刚才郑局读的那个成语,是不是读错了?"
老张正收拾笔记本的手顿了一下,眼睛快速扫视了一圈周围,压低声音说:"小杨啊,领导怎么读,我们就怎么记。这种事情,不要较真。"说完拍了拍小杨的肩膀,快步走出了会议室。
展开剩余81%三天后,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在六楼大会议室召开。局党委书记周明正在作重要讲话。当讲到加强作风建设时,周书记铿锵有力地说:"我们要以'徒木立信'的决心推进改革..."
小杨猛地抬头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同样的错误,从一把手口中再次出现。他下意识地看向四周——前排的副局长们正襟危坐,中层的科长主任们认真记录,后排的普通干部有的在点头附和。整个会场鸦雀无声,只有周书记的声音在回荡。
小杨的手心开始冒汗。他分明看到前排的郑副局长在周书记说出"徒木立信"时微微点了点头,仿佛在印证这个读音的正确性。小杨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,内心挣扎着要不要举手纠正。但当他看到会场里所有人都保持着那种默契的沉默时,抬起的手又慢慢放了下来。
会议结束后,小杨故意放慢脚步,想听听有没有人讨论这件事。然而大家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,谈论的都是周末去哪里钓鱼、哪家饭店新开业之类的话题,仿佛刚才那明显的错误从未发生过。
"小杨,来一下。"办公室主任刘芳叫住了他,"下周的党建材料你负责整理一下,周书记的讲话要重点体现。"
"好的,刘主任。"小杨答应着,犹豫了一下又问道:"那个...周书记讲的'徒木立信',需要特别标注吗?"
刘芳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起来:"什么意思?"
"就是...这个成语的正确读音应该是'徙木立信','徙'是迁移的意思,'徒'是徒弟的徒..."小杨的声音越来越小,因为他看到刘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"这种事情不要乱说。"刘芳严厉地瞪了小杨一眼,"领导怎么讲就怎么记,明白吗?"
当天下午,刘芳召集办公室全体人员开了一个小会。她环视一圈,最后目光落在小杨身上:"最近有人反映,关于'徙木立信'的读音问题有些不同意见。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件事。"
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古怪起来。老张第一个发言:"我觉得可能是传播过程中传错了,本应是'徒木立信'。'徙'字太生僻了,老百姓都读'徒'。"
宣传科的李姐立刻接话:"是啊,语言是发展的嘛。现在大家都这么读,就是约定俗成了。我们领导善于研究,肯定是发现了这个趋势。"
人事科的小王推了推眼镜,一本正经地说:"从文字学角度看,'徙'和'徒'在古代是通假字,可以互相替代。所以读哪个都行。"
小杨听得目瞪口呆。这些平日里满口原则规矩的同事,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似的,为领导的错误寻找各种牵强的解释。
"再说了,"老张又补充道,"'徒木立信'也能解释得通嘛——'徒'可以理解为'仅仅',意思是仅仅用一根木头就树立了威信,更能体现改革决心!"
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赞同的笑声。刘芳满意地点点头:"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。语言本来就是活的,领导这么读肯定有深层次的考虑。小杨,你还有什么意见吗?"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小杨身上。他感到喉咙发紧,手心又开始冒汗。"没...没有意见。是我太拘泥于书本了。"
"这就对了。"刘芳露出了笑容,"年轻人要多向领导学习,不要死读书。好了,散会。"
走出会议室时,小杨听到身后传来老张的声音:"现在的年轻人啊,就知道咬文嚼字,不懂得领会领导意图..."
晚上回到家,小杨翻出《史记》,找到《商君列传》中关于"徙木立信"的原文,又查了现代汉语词典,确认自己没有记错。他盯着那个"徙"字看了很久,突然觉得这个字变得陌生起来。
第二天上班,小杨发现办公室的气氛恢复了正常,仿佛昨天的讨论从未发生过。只是在整理周书记讲话材料时,他犹豫再三,最终还是把"徙木立信"改成了"徒木立信"。
中午在食堂吃饭时,小杨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聊天:"听说了吗?周书记提出的'徒木立信'精神要作为我局特色党建品牌上报了..."
小杨低头扒拉着饭菜,突然觉得食不知味。他想起大学时教授说过的话:"文字是文明的基石,读错一个字,可能就会误解一段历史。"而现在,他正亲手参与改写这个错误。
下午,刘芳把小杨叫到办公室,递给他一份文件:"这是周书记关于'徒木立信'精神的专题讲话稿,你校对一下,明天上报市局。"
小杨接过文件,看到标题赫然写着《以"徒木立信"精神推进作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》。他深吸一口气,指着那个"徒"字问:"刘主任,这个字..."
刘芳头也不抬:"就按领导读的来。对了,以后所有材料统一用'徒木立信',这是局党委研究决定的。"
走出主任办公室,小杨站在走廊上发了会儿呆。透过窗户,他看到楼下院子里新立的宣传栏上,"徙木立信"四个大字熠熠生辉——只是那个"徙"字,不知何时已经被换成了"徒"。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曼雅配资-配资实盘-线上股票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