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出意外的话,大学生的毕业人数,每年一千多万的基数还会维持好多年。给人的感觉是,大学生已经烂大街了!其实并不是的,考上本科就超过80%同龄人了。
但现在很多人,总觉得大学生没以往那么吃香了!怎么说呢,在以前大学生数量没有那么多时,大学生这种资源是比较稀缺的,那时候考上大学,现在都已经有很好的发展了。
毕竟大学生数量少,考上大学就是“全村的希望”,无论是不是自家的孩子,村里的老人也会跟着一起自豪,村里出了个大学生。
不管就业市场上,大学生怎么得窘迫,但等到大学生放假回村里的时候,还是备受瞩目的!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回来了,老一辈人在手机等方面有疑难杂症的,也能找大学生来解决了。
在老一辈人心中,大学生就是无所不能的,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,毕竟他们可是上过大学的人。书读了那么多年,开玩笑!
但在大学生看来,大学生可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,反而老一辈人来找他们解决问题时,大学生内心是忐忑的,如果给老一辈人解决好问题了,那是正常操作。
可要是有些事情办不到,老一辈人就得说:“大学生这书白读了”!关键是老一辈真拿大学生当万能钥匙啊!大学生:慢慢来,一个一个来。
村里有一个老人自己的手机锁屏手机密码忘记了,大学生回答不知道时,老人现在可哪说他把书读到屁股里去了。
这好像很难让他们明白,如果我们都知道你的锁屏密码,那不就锁不住了吗?不是更不安全吗?
网友跟着添乱,在评论区里说要不撅屁股给他看看书有没有读到屁股里?这是要将抽象进行到底吗?老人:这都能忘?还当什么大学生。
老一辈人很有他们自己的认知,认为自己理解的就是对的。他们对大学专业的理解让人惊讶。你说你学习的是英语专业,而他却说那个老鹰会说话?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。
也有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老人,还能顺便宣传宣传自己,大学生帮忙把手机字体给调大了,就到处说这名大学生会之治眼瞎,这也太离谱了,一下成大夫了。
这个是笑笑看到最有趣的,放假回家帮老人们整微信支付,密码设置的是他自己的生日,渐渐的找他整微信支付的人越来越多了,然后全村老人的手机微信支付密码都是他的生日。
这是相当有面了,这样也行,省得到时候记不起来了。再次上门服务的时候,也不至于自己都忘掉。机智!大学生是有点聪明在身上的。
笑笑发现了,他们很多新鲜事物并不了解,加上耳背,传话能力有点小问题,尽量别和他们说太复杂的事情,不然“名声”就这样毁了。
网友和老人们说自己在送外卖,老人们现在可哪说他在外面卖,这可真有点不像话了,我们送外卖那是凭自己辛苦努力挣的钱,如今“名声”还受影响了。
老人们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,那不是我们大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事,那可能得是神仙能做的事情。
比如老人说手机上今天是雨天,让大学生想办法给变成晴天,因为他今天晒麦子。咱就是说老人是不是有点离谱了,究竟谁能够改变天气呢?哪怕大学生属龙,可又不是龙王啊!
老人对专业的误解又来了,这回难度加大了,说大学生是学习计算机专业的,于是让大学生给他的余额调高一点。
说实话如果计算机专业这么厉害的话,那我们都去学习计算机专业了,没事就加余额,想学习这项技能。真会了,那就是顶级“红客”了。
学空乘的同学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,三姨要去上海,于是让学空乘的大学生开飞机送她,就算他是飞行员,也不能把三姨直接随时送过去,这三姨还挺会利用人脉的。
有的时候“大学生”这个身份还挺不方便的,谁都想来考验一下大学生,看看这个大学有没有白读,家里卖粮有计算器不让用,非得让他在本子上算,也真是没谁了。
实际上大学想解释一下,我们大学里不是什么都学的,还有我们以前上学学习的内容,现在真的很有可能不记得了。
不管怎么样,大学生回到村里还是会为老人带去很多方便,老人手机方面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去找大学生解决。
但老一辈人一直都生活在农村,他们的认知和大学生不太一样,要是有让大学生误会的地方,大学生们也要尝试去理解,不要太把老人的话放在心上。
大学生上大学见到了外面的世界,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,回到家乡后总有一种踏实的安心感,看到村里的老人会觉得无比亲切。
珍惜这种美好的感觉吧,上大学或者是将来工作后,压力大时是真的想回家,回村回到最初的美好,它真能够治愈一切。
曼雅配资-配资实盘-线上股票开户-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